练功先练己
修炼之前要先修行心性,德行,这就是炼己,磨练自己。明白道理,心性平和,清静不动,与众生一心,尊师重道。结合现实生活,修正自己的语言行为,把自己的心性磨练的与道一样。学会为人处事。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莫论人非。天天评价议论别人的善恶,对错,怨天尤人,不如先静下心检查一下自己,好好的忏悔一下。渡人先渡己,自己都没有悟道把别人往哪渡?自己下地狱还想拉着别人吗?更要先看看自己的目的是什么?自己修行修炼的目的就是为了指责别人吗?如果认为自己的目的就是贬低诽谤别人。那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德性与资格。如果自己有这个德性与资格的话,更不可能去指责贬低别人了。因为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,明白道理的人,绝对的不会指责攻击诽谤贬低别人,给自己增加罪业。贬低指责别人的时候,别人也会和自己发生争执,无缘无故的招惹怨气,这个难道不是给自己增加罪业吗?有的人更可笑,他也承认自己没有资格,他是把别人与圣人对比,去诽谤指责别人。就是不把自己与圣人对比,按照圣人的教导看看自己如何。有的人自己的运气不好,怪这怪那,就是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运气不好的原因,很多的时候,都是自己与身边相应的人没有相处好,灵界的冤亲债主没有化解掉。怨天怨地的有什么用呢!有的人天天烦闷痛苦烦恼,他这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活个人,活个人的目的是什么!找错了生活的方向,成了钱财的奴隶,别人的奴隶,生活的奴隶,虚名的奴隶,忘记了自己就是这些东西的主人,颠倒了位置,所以就烦恼痛苦。还不如静下心想想办法,找找原因,围绕自己的目的想办法解决,这就是磨练自己的心性。通过磨练心性,把自己的心性修正的与大道的本性一样。天大,地大,道大,人大。目空一切,岂不就是大吗。这话听起来很狂的样子,那是人的误解。四大是《道德经》的话,是“练虚和道”的境界。先是肉身粉碎,后是元神分解,再后来是合道。与道融合了,道生万物,不就是大有吗?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,一切都如不存在了,不就是目空一切吗?心有多大世界有多大。心虚无物。自己不被身外之物所奴役,所控制。刚开始给人治病,用输功输真气的方法。没气了,就再采。后来学会了转化,像水泵,累。再后来,把有病的地方去掉,变一个健康的换上,“成”,哈哈哈??,效果比原来还好。用气和用道就是不一样。想用道去给人治病,自己就要先变成道,自己要变成道,就要与道合一。要与道合一,自己的心性德行就要与道一样。等到自己的心性与德行与道一样的了,自己就是道了,还用练功吗?所以,修道练功就在日常生活中,随时随地,并不是天天在那里傻坐。
好多道理不是几篇文章就能讲清楚的,为了一个问题,有可能举好多例子讲解,打比方,这些例子和比方就是围绕这一个问题而讲的,不能放到别的地方。这个问题明白啦,这些例子和比方就要从自己的大脑中擦去,随之消失。空,连空的概念也不
考虑了。既然空的连“空”都不存在啦,还有正邪善恶吗?道家把道讲成虚无混沌状态,无极无性状态,没有太极阴阳对立。善恶正邪是阴阳对立的一部分,各自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去评价对方的。停留在是是非非的阴阳状态,就无法与道融合,所以就要心性虚无呀!基督的耶和华讲人在没有偷吃禁果之前,也是没有善恶正邪之分的,知道了就是犯罪了??,教派虽说不同,但是就像是一个人在不同的地方讲一个道理。嗨,有的人叫娘,有的人叫妈,字和音都不一样,难道就不一样吗?父亲姓张,就叫张三,母亲姓王,如随母姓叫王四,就变种了吗?换个名称就互相斗起来了,两个张三打起来了,就像真假悟空打起来了。耶和华讲回归先天灵的地方,杀掉恶魔就是去掉七情六欲,进一步去掉贪心欲望,不要顺着自己的欲望做事。佛讲逢佛杀佛,就是讲把佛这个字这个名字在自己心里去掉,达到真空的境界,并不是叫人真的去杀人杀和尚,这就叫望文生义,就叫着相。道家也讲“道”只是为了讲解方便暂时取个名字,清静心,不被身外万物惊动心,清心寡欲,不执着贪恋身外之物,达到虚无境界,回归于先天大道。等明白啦,也就不要了。这些在经文里面出现的文字,有的宗教人士就不敢承认了,甚至还是名人了。就怕别人说他的宗教不好,其实这些都是圣人之言,何错之有?错的就是自己抱着贪心去看待他,抱着贪心去信仰他。更有甚者脏话满天飞,反击对方,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,还有什么资格去谈论别人? 悟性不同理解不同,真想悟道就多听听别人的不同意见。善恶有报,不要认为自己有点神通就了不起,没有办不了的事。真的有本事,自己也就不存在了。因为真的有本事,众生也都被你度化了,还用在人间斗?度化人依靠的是德行,是点化人心,让人明白道理。做这些事情之前首先自己要知道,先把自己修好,等到自己德行过关了,心性过关了,心就能真正的安静下来,就能达到真正的虚空状态,就能够真正的与道合一。很自然的,功力法力就会上升。心性不过关,心中装满了,欲望,杂念,烦恼,压力,无法使自己的心真正的空下来。即使强行的静坐,也容易出偏差。所以,练功前要先磨练好自己的心性,修行要先明白天地人三界的真相道理。练功先练己,修行先修心。练功则是很简单的事,关键是去掉贪心和妄想,有了这两个原因,心就不能真正的静下来,不能达到空空无我的境界,更谈不上什么开悟。开悟的人也不能讲就没有了七情六欲。只是遇到什么事不冲动,沉着冷静,不被惊动,不钻牛角尖。从多个角度,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,一切本着顺其自然的方式去处理事情,不让众生对自己产生怨气。
小事靠人,大事靠天。天就是自然规律的意思。境界不同的人,对一句话的理解有时是相反的。说直一点就是叫你认命。小范围内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,要饭的变成皇帝是特例中的特例。小事可以帮你,大事依靠自生自灭。该怎么样就怎么样,是什么就是什么,不要施有为之法去改变他。善恶有报,自作自受,自生自灭。苦难是因为自己的罪过没有还净,一世还不完,下世接着还??。这些都是规劝人不要有太多的贪心妄想,无止境的欲望是困苦烦恼的根源。试想一下,谁能满足自己无止境的欲望?人?神?鬼?妖?仙?佛?主?谁也不行。有的人一听这话,什么都不干了,
悟道了吗,自生自灭吗,多了就是贪心,这就是钻牛角尖,是懒惰的借口。人要吃饭,就要工作,挣钱,基本法则嘛。吃饭只要吃饱吃的健康就好。挣钱可以,不要变成钱的奴隶。看看有些人为了钱昧着良心什么事都干,何必呢,何苦呢。到死时还不是空空而去?!前想想后想想,光光的来,光光的去,到人间走一圈,结那么多的怨气,就图个死了到阴间都来找自己报仇,受不完得罪。阳间的东西再多,也不是自己的了。阴阳两界的事都知道了,还不明白,就是自己太痴迷不悟了,也是自己贪心太重了,只有慢慢受吧。有的人不信,说是迷信,只好随他了,顺其自然吧。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! 经受过死的考验的人,有的想,唉,反正我这条命是多活的,什么名利,都无所谓了,平安的过一天是一天。这就是悟道了。俗话讲看破红尘。与生活必须无关的东西都是虚的,假的!!! 该干什么干什么,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就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各种复杂的关系,尽量的不与人结怨,尽量的不得罪人。如果真的做不到,那就尽量的少与人掺搅事情,不管做什么事情,都是尽力的去做,成与不成不要考虑。任何人做事情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成功,不要无端的给自己压力,健康平安幸福的生活下去,才是人类真正的生活目标。不要为了别的事情,为了钱财,工作,虚名,连命都不要,那就说明我们走错了方向。欲望不止就不会有满足,不能够得到满足就会有烦恼痛苦,压力。要理解这些,首先要有德性,办什么事凭良心,不要管别人怎么样,问心无愧。心中无鬼就不怕鬼敲门,再大的磨难考验都能通过。悟透了这些道理,心才能够真正的静下来,不再执着于身外之物。再回头练功,就会感到很简单,同时也会感到宗教的经文其实就是练功的一种境界。我的练功咒语:德高压一切,理胜破万法。天钢钢,地灵灵,我身刚强不动情,任尔东西南北风,不能动我一根绳,急急如律令。咬牙切齿的在心中念,臆想着我只要办事讲理,做人讲德,我心坚定,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。法也好咒也好,没有固定的,法无定法,一人一法,找一个适合自己的,只要德行过关一切顺利。刚开始别人教你怎么练是有为之法,练到自己的无为之法就行了。公开的方法基本上都是有为之法!入门之法。无为之法,虚无的境界,是无法写出来的,因为他没有具体的方法,就是人们常说的无字天书。可能是别人给自己引导,自己寻找方法。就好像我们上学,小学生中学生,都是老师教,等到博士以上,都只能称是导师了。再高层次,就只能是互相学习了。不要偏听偏信谁有很容易的方法。古代的圣人,了解真相的人,到了最后都是虚无空,不让人执着于任何办法。结果被人利用了,钻了空子,变成了盲目的崇拜。甚至有一些人掩盖真相,误导别人。这都需要自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目的,任何办法都不要偏离自己的目标。干扰人修行的因素,一个是来自人世间的各种恩怨,一个是来自灵界的各种恩怨,也就是所谓的冤亲债主,魔。这些事情摆平了,没有外来的干扰了,运气也会好一些,剩下的就靠自己的努力。所以一个人要想真正的安心的修行修炼,要先把过去的冤亲债主化解掉,然后在现实生活中,不再继续与人结怨,就行了。
德行大小,不是凡人评价你好就好,考验人的方法多的是。白天你可以用自己的
思维抑制言行,睡着了,进入梦乡,就原形毕露了。如果你在梦中都能悟道,就基本过关了,并不是用明摆着的事去考验人,口是心非的人多的是。所以办什么事只要天地知道,自己的良心知道就行了。别人的评价并不能决定自己的修行。总之,练功之前一定要先修正自己的心性,把自己的心性修正的与大道一样,修心如道。只有这样,练功的时候才能够获得金丹的原料。不能修正自己的心性,练功只能停留在炼身上了,想练成金丹元神就很难了。同样一个裸体画,有人当做一个艺术品去欣赏她,有的人却作为一种黄色的淫秽物品去追求去享受,结果是不一样的。为什么呢!因为他的心性德性不一样,他的目的不一样,他心中的想法也不一样。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结果。再比如,公开一个人犯罪的过程,有的人知道了,啊!他原来是这么害人的这么骗人的,下一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就要小心了,于是,也不会再吃亏上当了。有的人知道了之后,哎呀!原来他是用这个方法呀!终于学会了。他学会了一个骗人害人的方法。产生了不同的结果。这都是人的心性与目的造成的呀!心性德性不过关,想提高自己的修为境界是很难的,想练成很高的功夫也是很难的。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小心谨慎,时刻有一个怕的心理。怕什么呢!怕报应啊!怕给自己带来麻烦呀!怕产生不好的结果对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。现实当中,没有产生过一丝邪念的人是很少的,可以说很多很多的人都是有那个贼心没有那个贼胆呀!为什么呢!不都是怕吗!悟道的圣人也不例外,圣人的胆子比正常人的更小。他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,避免给自己带来麻烦。狂妄无知的人没有什么可怕的。他们做事从来不考虑后果,他会自以为是的高高在上,四处指责刁难攻击诽谤别人。即使自己生活在困苦之中,劫难降临到自己的身上还不知道什么原因造成的。什么叫智慧呢!吃了一次亏,遭了一次难,用心体会找出其中的原因,小心谨慎的不让它再次发生,这就是获得了一个智慧。所以啊!吃的亏越多获得的智慧也就越多呀!狂妄无知的人,就是因为他吃的亏少遭受的劫难小。世间那么多的劫难我们不可能都享受一遍吧!碰到大的劫难一次就完了。怎么办呢!那就从别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呀,这就是古人讲的前车之鉴呀!不要等到什么事情都发生到自己身上。如果事事都降临到自己身上是承受不起的。练功之前如果不先修正自己的心性,磨练自己的心性,不把自己的心性修正的与道的本性特征一样,就得不到道炁这个原料。没有原料,丹道修真就成为一个空话。道的本性特征就是德,通过修德而得道。所以讲,练功先练己,修道先修德。